压了压里衣的衬领,内侍自身后替他披上羽织,在腰间松松地挽了个结。
十三岁的男孩身子骨还太瘦小,衣服挂在身上显得松垮垮的。大概是制备新衣时顾虑到正值身高猛窜的年纪,肩宽袖口都裁剪得偏大了些。
本该在肩口位置的家纹标识落到了肘部,伊达政道微微偏过身来,铜镜里便清晰地勾勒出八曜相环的纹路。
——九曜。标志着伊达家新的主。
十三岁的男孩身子骨还太瘦小,衣服挂在身上显得松垮垮的。大概是制备新衣时顾虑到正值身高猛窜的年纪,肩宽袖口都裁剪得偏大了些。
本该在肩口位置的家纹标识落到了肘部,伊达政道微微偏过身来,铜镜里便清晰地勾勒出八曜相环的纹路。
——九曜。标志着伊达家新的主。
“小次郎,穿来可还习惯?”端坐在一旁的义姬走上前来,盘跪在小次郎身侧,替爱子抚平衣间的褶皱,“待会儿藤次郎继位的宴席,你一定要表现得好好的。”
母亲说这话的时候,他蓦然感到一种四方天地皆下的无可奈何。像是故国野草、高台尘烟,有什么东西梗在那里很久了,再也挥散不去。
在母亲的指尖细细地抚过家纹时,小次郎明显地感到一滞。他知道母亲家里对家纹变更一事怀有强烈的不满,他们说伊达家要被这十八岁的小鬼颠覆了。
低下头来,小次郎有些不安地看向母亲的发顶,不知何时生出了几绺白发。他想替母亲拂开,手滞在半空中,却发现银丝与乌发混杂在一起,辨识不清,原来总有些事情是自己无能为力的。
这时他才会觉得,哥哥似乎总是太任性了。
那夜的米泽城一片歌舞昇平,即便也有夹杂着反对怀疑的声音,但大部分的城民依旧沉浸在迎接新主的喜悦中。花街、茶屋都开着,人们饮酒和歌,像每一 个新年里一样,辞旧迎新、新旧更迭一类事,总是让人欢愉的。像是忘了三千世界皆乱,初长成的新主带来的连连胜局,仿佛让人看到一片沉寂的陆奥之地新生的希 望。
远边的城传来号角声,本该是喜庆的吹喝,却像是走了太远的路,被十月的风吹凉了,倒带了些不祥的味道。小次郎走到府邸宴厅的窗边,跟正热闹的连歌会拉开了些距离。
明明答应了母亲要好好应付,可是酒盏击节的嘈杂声实在叫他经受不住,席间人们说话都带了些醉意。而自己才刚行完元服礼,喝不得酒,一个人规规矩矩地捧着茶碗跪坐在一旁。连父亲都像是忘了自己的存在,一只大手只顾搂着哥哥的肩,没心没肺地跟家臣一起呵着酒气大笑。
小次郎微微垂着头,一只手抠着碗沿釉漆的一小块凸起,内心的沉闷和烦躁一点一点蔓延开来,顺着血液传递到指尖,才发现已经磨出一小块红红的印子。 从头到尾自己都像是被遗弃的那一个,小次郎抬起头来想找寻母亲,这时他才真正明白站在自己这边的,只有母亲一个人。他睁着还是孩子样清澈的眼睛张望,却只 见宴席间人影幢幢,一时不知身在何处。
终于还是在窗边深深吐出一口气。恍恍惚惚,迷迷荡荡,他想起出羽的木川,雨润的时节,微冷的初秋。
同样的年纪,放在其他大名的府上,大概正直策马扬鞭骑射剑击的好时光。带着些孩子气横冲直撞的勇猛,怀揣一颗对家族的忠敬之心,不管不顾地向前。 有着天一样大的理想与志气,不撞南墙不回头,哪怕撞破南墙也要一路走下去。在那样一个年纪,每一个出生在武将家的孩子,都有一股子狂傲之气,视自己为未来 天下之主。
可是这里是伊达家。在妇人的碎语与家内不和的处境下成长起来的小次郎,心胸注定无法如此宽广。十三岁的身体里装载着一颗太过纤细敏感的心。
有些妇人之仁,有些妇人之毒。
他时常暗暗思忖自己在这个家中的分量。有时梦里见到哥哥的脸,醒来时是母亲,抓着自己的手。
谁都不知道,他小小的身体还能再担负多久。
“竺丸?”来人自然而然地揽过小次郎的肩,清冽的酒气喷吐在他的发梢,搔得人痒痒的。“不冷?”
谈不上兄弟相亲,即便小次郎还小,他也懂得敬畏与畏惧之别。敬畏里面有敬爱,有长长的小心翼翼的执念,但他现在对眼前这个人,也只剩下畏惧了。整个身子不易察觉地抖了一下,小次郎轻轻咬住下唇。
“哥哥……”他想提醒他,自己已经不该再被唤作竺丸了。
可不待他再开口,肩上手的力道愈发紧了紧,“竺丸…竺丸,”念上了瘾似的一声声兀自唤着,像是在默念经文上的字符,重复着简单的音节,笃定而没有起伏。
这样的光景持续了好一会儿,声音越来越小,却一下一下缓缓地没有停歇,像是要把这个名字连同它的主人都在唇齿里流转一遍似的。
“竺丸……”最后那人把前额沉沉地抵在自己的头顶,温热的气息喷在后颈,带着几不可闻的叹息。
小次郎一动也不敢动,他不知道此时此刻自己的哥哥又在想些什么,他想哥哥大概醉了。
哥哥其实也很瘦,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他胸腔的肋骨抵住自己的肩胛。骨和骨相磨相硌,硌得人心慌又心疼。
风从窗外吹来时,人才清醒了些。小次郎试探着要开口,半阖了唇,不料冰凉的陶碗直直地送到了嘴边。躲闪不及,硬是被灌下了好大一口清酒。
一下子全乱了方寸,小次郎按住胸口猛咳一阵,温酒一路烧着下肚,绞着肠。这是小次郎头一回饮酒,手足无措间衣袂都被搅得一团乱,咳得眼泪都要出来了。
他睁大了眼回过头要控诉哥哥的胡来,扭头却见到政宗清明无比的一只眼,眼底是自己的影子。
他知道原来哥哥清醒得不能再清醒了。
涌上心口的委屈和嗔闹一下子全堵在了喉咙里,呢喃半晌,又全部和着酒水吞咽下肚。
政宗挑起独剩的一只眼,笑着看他,眼里不剩自己的影子,只有一闪而过的促狭。
然后他回过头去举起手中的酒盏大声冲席上的人喊,“爸爸,我来给小次郎碰酒了。”
小次郎一脸无措张皇的样子落在人眼里,引得满座大笑,直说这孩子单纯有趣。然后他在人群里看到母亲义姬的脸,她美丽又妖娆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里面写满疑惧与不安。那副样子,足像是这场宴会里一个可笑的乱入的角色。
他想,自己此刻大概与母亲是一个模样。
其实小次郎对哥哥的感情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母亲的一言一行而变得复杂起来的。
从他记事起,他的生命里就有了这个大他五岁的独眼的哥哥。在小的时候,自己很少见到自己的哥哥,而每次见面,都是母亲不在的时候。哥哥一个人站在门边,手指紧紧扒着门沿,他就这么看着自己,微微抿着下唇。那时候梵天丸还叫做梵天丸。
母亲经常在自己耳边说些奇怪的话,比如说哥哥那只黑布遮着的眼睛,是不洁是恶魔的象征,是灾难。那时的小次郎还太小,听不懂这些,他只觉得遮着一只眼睛的哥哥一点也不可怕。
因为那样子,哥哥的眼底就只剩下一个自己了。
有一次他躲在门边,想等哥哥来时吓他一跳。印象中,自己等了好久好久,天都暗了下来,鸟雀叫了两声扑腾着翅膀飞上枝头,他把自己小小的身子缩起来,快要睡着了。
后来哥哥来了,恍惚间他感觉哥哥小心翼翼地在自己身上披了件衣服,然后他猛地睁开了眼。哥哥明显是被吓到了,手停在半空中好一会儿。直到小次郎迷迷糊糊地以为哥哥就要这么走了的时候,哥哥的手伸向了自己的头顶,轻轻地、像对待最珍惜的宝物一样,摸了摸小次郎软软的毛发。
像是初生的鹅羽,挠得手心里痒痒的。
然后小次郎便在哥哥的轻抚下安心地睡着了,带着点眷恋。小小的唇瓣微微翘着,像是连梦里都在笑。
因而在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竺丸都天真地以为自己是被哥哥小心翼翼地宠爱着的,以为不论过了多久,哥哥都在自己身后,在自己一回头一伸手就能触碰到的位置,从来不会走远。
哪怕哥哥从来没有带着自己骑马舞枪,从来没有牵着自己在后院里玩耍,哪怕哥哥从来没有跟他讲过有趣的人事古话,从来没有教过他兵法,哪怕他们兄弟二人从来没有在一个清爽的季节里,并肩坐在向阳的河堤上看这片属于他们的土地。
可是他依然这样没来由地坚信着。
或许是缘于血缘,或许是共同背负的宿命。他以为他们始终应该站在一起。
竺丸就这么长久地躲在阳光下,远远地看着。看着梵天丸变成伊达藤次郎政宗,看着他舞刀的姿态,利落淋漓。他看着哥哥出落得毋庸置疑的强大,便发自内心地崇拜而自豪。
他咧起嘴笑,眼睛弯弯地眯起来,小声地唤着,哥哥、哥哥。
那时候米泽城的阳光明晃晃的,温花晴日、竹下水阁,午梦醒时正日西。
父亲遇害的那年,政宗向小次郎灌下了第二盏酒。饮下那一杯,眼角聚集的水汽影影绰绰,暧昧不明。
不再如那夜般失态,他只觉得一酒入肠再冲不散横亘在胸口的太多东西,醉酒朦胧间,小次郎的嘴巴一开一翕。他看见哥哥死死咬着下唇,眼眶红了一圈。哥哥紧紧捏着杯盏的骨节突起,修长的手指清癯嶙峋,指节微微泛白。太过用力了,像是把所有的悲恸都倾注于此。
小次郎拧紧了眉把目光放在那盏苍青色的陶碗上,他以为哥哥那么用力,它一定会被捏碎的。
可是直到哥哥把杯盏放下后,它都没有碎掉,完好不露裂痕。
这时他好像明白了,有些东西,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脆弱。
比如自己。
而有些东西,早就在更深的地方溃烂了一地。
那一次政宗置家臣的建议若罔闻,过于激进的处理办法失了不少人心,伊达家是从根基上开始动摇了。家臣里渐渐有两派的分化,对政宗怀疑的声音不绝如 缕,南奥的外戚也越来越不把本家放在眼里。有人说,政宗大人的孤注一掷是全然不顾伊达家的安危。有人说,政宗大人这是毁了祖先流传下来的陆奥之土啊。
唯独小次郎表现得意外的冷静,甚至于连义姬都为之震惊。
可是也只有他自己知晓,父亲这一去,普天之下,再无人能阻拦政宗前进的脚步。
小次郎把手背覆在脸上,微仰起头靠在窗棂,全身不可遏制地发冷。他从来没有感到过如此深入骨髓的无助与绝望。
有些东西的破灭,其实并不是从这时才开始的,或许还要追溯到更早。那是一个过程,一步一步走向不可救赎的过程。
在竺丸十岁的时候,政宗第一次领兵作战。
这期间竺丸做了无数噩梦,他梦见哥哥浑身是血在远处朝他挥手,他梦见哥哥最后拿刀指向他最后却捅向了自己,他梦见哥哥骑着马走了、走向很远的一片土地,再也没有回来。然后竺丸在梦里哭,他想大叫哥哥,却怎么也发不出声。
家里的老人都说梦里的人是不能回应你的,否则会有灾难。
可是他还是记得哥哥最后回头看了自己一眼,只那么一眼。
直到有一天政宗真的回来了的时候,他却觉得一点也不真实。那日竺丸还在睡着,听见马蹄声,半睡半醒间还以为又入梦了。等到妈妈跑过来把自己摇醒,他在晓得哥哥是真的回来了。
竺丸揉着眼睛穿过长廊,行走间被睡袍长衫磕磕绊绊。逆着光,他看不清马上的人,晨曦在那人月型头盔的边缘笼起一层光晕。
伊达政宗没有看向任何人,污血涂抹在他的脸上,他只是扬起嘴角在笑,笑得轻蔑又张狂。一如日后每一次他面向杀戮时露出的笑容。
竺丸紧紧拽住自己睡袍的袖口,他感到自己在发抖,赤脚踏在木地板上还有些凉那是深秋入冬的季节。人在一生中总会有走不出的冬天,那时还叫做竺丸的小次郎,正在经历自己年幼的生命中最寒冷的一次入冬。而他在后来才会懂得,自己再也走不出伊达家的任何一个冬天了。
那时他想,如果这样的哥哥下马走近,自己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掉头就跑。
不知该说是庆幸还是不幸,政宗径直驾马进入府内,没有在弟弟身边停留。直到走远了,他才回过头去,竺丸还站在那里。瘦弱的背影孑然立在寒风里,让人看着心疼。
他皱了皱眉,想怎么没有侍从带他回去。
那一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小次郎把政宗的全部一点一点否定之后,他才终于没有拒绝母亲的决定。
只需要一句话,就能把他心中仅剩的一点点坚持摧毁。母亲说,“小次郎,如果你不杀了藤次郎,总有一天,你会被他杀了。”
小次郎并非不了解母亲与舅舅的意图,只是他依旧太过天真,天真地以为如果是自己,总有一天可以与最上携手重振伊达。而哥哥,只能将伊达引导向毁灭,他的嗜血与疯狂势必将伊达劫掠一空。
像是昭示性的什么,那夜的黑川城一如多年前的米泽一样沸反盈天。
用的是一种毒茸,它有很好看的外表。在夜里会如满月般闪光。
小次郎看着哥哥瘫倒在蒲团上,他用最后的力气向自己伸出手,他以为哥哥是要扼住自己的脖子,然而那个动作最终归结为一个极浅的拥抱。千柔婉转,一如昨日。
哥哥的瞳孔有些涣散,眼里是一片潮湿的雾气。
那一刻小次郎突然就慌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他甚至忘了自己究竟为什么起了杀心。
这个人终究是太过心软,哪怕是到了生命降尽都不自知,才会在最后能将对方置于死地的时刻,放走了他。
从这时起,伊达政道就该料到自己的死局。
在被哥哥剜出右眼时,灯火一瞬间便被眼前的黑暗吞噬了。阖上空落落的眼眶,那光点仍在幻肢的视网膜上淡淡停留,停留了好一会儿。
小次郎从来不承认自己的背叛,可能到死他都没想明白自己或哥哥究竟做错了什么。
命运是什么,誓言是什么,家是什么。
这些都留给以后的人去想吧。
不论伊达家的香火能持续几劫几世,总会有不断的死亡与新生,有新的家主新的臣。
千篇一律的时代、孤独的时代,向死而生的时代。伊达也罢,日本也罢,或者说这个天下,都是由鲜血浇灌的,仇花恨树地滋长。
小次郎用最后的一点知觉,指尖缓缓抚过肩口处的家纹。
对了,一直没有机会告诉哥哥,其实自己觉得竹雀纹要比九曜纹好看呢。
不过如果哥哥喜欢的话,也没关系了。
伊达政道死时,伊达政宗时年二十三。
二十三岁:男太阳,女土星。
行年值日耀,终岁安康。
2011-6-15
母亲说这话的时候,他蓦然感到一种四方天地皆下的无可奈何。像是故国野草、高台尘烟,有什么东西梗在那里很久了,再也挥散不去。
在母亲的指尖细细地抚过家纹时,小次郎明显地感到一滞。他知道母亲家里对家纹变更一事怀有强烈的不满,他们说伊达家要被这十八岁的小鬼颠覆了。
低下头来,小次郎有些不安地看向母亲的发顶,不知何时生出了几绺白发。他想替母亲拂开,手滞在半空中,却发现银丝与乌发混杂在一起,辨识不清,原来总有些事情是自己无能为力的。
这时他才会觉得,哥哥似乎总是太任性了。
那夜的米泽城一片歌舞昇平,即便也有夹杂着反对怀疑的声音,但大部分的城民依旧沉浸在迎接新主的喜悦中。花街、茶屋都开着,人们饮酒和歌,像每一 个新年里一样,辞旧迎新、新旧更迭一类事,总是让人欢愉的。像是忘了三千世界皆乱,初长成的新主带来的连连胜局,仿佛让人看到一片沉寂的陆奥之地新生的希 望。
远边的城传来号角声,本该是喜庆的吹喝,却像是走了太远的路,被十月的风吹凉了,倒带了些不祥的味道。小次郎走到府邸宴厅的窗边,跟正热闹的连歌会拉开了些距离。
明明答应了母亲要好好应付,可是酒盏击节的嘈杂声实在叫他经受不住,席间人们说话都带了些醉意。而自己才刚行完元服礼,喝不得酒,一个人规规矩矩地捧着茶碗跪坐在一旁。连父亲都像是忘了自己的存在,一只大手只顾搂着哥哥的肩,没心没肺地跟家臣一起呵着酒气大笑。
小次郎微微垂着头,一只手抠着碗沿釉漆的一小块凸起,内心的沉闷和烦躁一点一点蔓延开来,顺着血液传递到指尖,才发现已经磨出一小块红红的印子。 从头到尾自己都像是被遗弃的那一个,小次郎抬起头来想找寻母亲,这时他才真正明白站在自己这边的,只有母亲一个人。他睁着还是孩子样清澈的眼睛张望,却只 见宴席间人影幢幢,一时不知身在何处。
终于还是在窗边深深吐出一口气。恍恍惚惚,迷迷荡荡,他想起出羽的木川,雨润的时节,微冷的初秋。
同样的年纪,放在其他大名的府上,大概正直策马扬鞭骑射剑击的好时光。带着些孩子气横冲直撞的勇猛,怀揣一颗对家族的忠敬之心,不管不顾地向前。 有着天一样大的理想与志气,不撞南墙不回头,哪怕撞破南墙也要一路走下去。在那样一个年纪,每一个出生在武将家的孩子,都有一股子狂傲之气,视自己为未来 天下之主。
可是这里是伊达家。在妇人的碎语与家内不和的处境下成长起来的小次郎,心胸注定无法如此宽广。十三岁的身体里装载着一颗太过纤细敏感的心。
有些妇人之仁,有些妇人之毒。
他时常暗暗思忖自己在这个家中的分量。有时梦里见到哥哥的脸,醒来时是母亲,抓着自己的手。
谁都不知道,他小小的身体还能再担负多久。
“竺丸?”来人自然而然地揽过小次郎的肩,清冽的酒气喷吐在他的发梢,搔得人痒痒的。“不冷?”
谈不上兄弟相亲,即便小次郎还小,他也懂得敬畏与畏惧之别。敬畏里面有敬爱,有长长的小心翼翼的执念,但他现在对眼前这个人,也只剩下畏惧了。整个身子不易察觉地抖了一下,小次郎轻轻咬住下唇。
“哥哥……”他想提醒他,自己已经不该再被唤作竺丸了。
可不待他再开口,肩上手的力道愈发紧了紧,“竺丸…竺丸,”念上了瘾似的一声声兀自唤着,像是在默念经文上的字符,重复着简单的音节,笃定而没有起伏。
这样的光景持续了好一会儿,声音越来越小,却一下一下缓缓地没有停歇,像是要把这个名字连同它的主人都在唇齿里流转一遍似的。
“竺丸……”最后那人把前额沉沉地抵在自己的头顶,温热的气息喷在后颈,带着几不可闻的叹息。
小次郎一动也不敢动,他不知道此时此刻自己的哥哥又在想些什么,他想哥哥大概醉了。
哥哥其实也很瘦,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他胸腔的肋骨抵住自己的肩胛。骨和骨相磨相硌,硌得人心慌又心疼。
风从窗外吹来时,人才清醒了些。小次郎试探着要开口,半阖了唇,不料冰凉的陶碗直直地送到了嘴边。躲闪不及,硬是被灌下了好大一口清酒。
一下子全乱了方寸,小次郎按住胸口猛咳一阵,温酒一路烧着下肚,绞着肠。这是小次郎头一回饮酒,手足无措间衣袂都被搅得一团乱,咳得眼泪都要出来了。
他睁大了眼回过头要控诉哥哥的胡来,扭头却见到政宗清明无比的一只眼,眼底是自己的影子。
他知道原来哥哥清醒得不能再清醒了。
涌上心口的委屈和嗔闹一下子全堵在了喉咙里,呢喃半晌,又全部和着酒水吞咽下肚。
政宗挑起独剩的一只眼,笑着看他,眼里不剩自己的影子,只有一闪而过的促狭。
然后他回过头去举起手中的酒盏大声冲席上的人喊,“爸爸,我来给小次郎碰酒了。”
小次郎一脸无措张皇的样子落在人眼里,引得满座大笑,直说这孩子单纯有趣。然后他在人群里看到母亲义姬的脸,她美丽又妖娆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里面写满疑惧与不安。那副样子,足像是这场宴会里一个可笑的乱入的角色。
他想,自己此刻大概与母亲是一个模样。
其实小次郎对哥哥的感情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母亲的一言一行而变得复杂起来的。
从他记事起,他的生命里就有了这个大他五岁的独眼的哥哥。在小的时候,自己很少见到自己的哥哥,而每次见面,都是母亲不在的时候。哥哥一个人站在门边,手指紧紧扒着门沿,他就这么看着自己,微微抿着下唇。那时候梵天丸还叫做梵天丸。
母亲经常在自己耳边说些奇怪的话,比如说哥哥那只黑布遮着的眼睛,是不洁是恶魔的象征,是灾难。那时的小次郎还太小,听不懂这些,他只觉得遮着一只眼睛的哥哥一点也不可怕。
因为那样子,哥哥的眼底就只剩下一个自己了。
有一次他躲在门边,想等哥哥来时吓他一跳。印象中,自己等了好久好久,天都暗了下来,鸟雀叫了两声扑腾着翅膀飞上枝头,他把自己小小的身子缩起来,快要睡着了。
后来哥哥来了,恍惚间他感觉哥哥小心翼翼地在自己身上披了件衣服,然后他猛地睁开了眼。哥哥明显是被吓到了,手停在半空中好一会儿。直到小次郎迷迷糊糊地以为哥哥就要这么走了的时候,哥哥的手伸向了自己的头顶,轻轻地、像对待最珍惜的宝物一样,摸了摸小次郎软软的毛发。
像是初生的鹅羽,挠得手心里痒痒的。
然后小次郎便在哥哥的轻抚下安心地睡着了,带着点眷恋。小小的唇瓣微微翘着,像是连梦里都在笑。
因而在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竺丸都天真地以为自己是被哥哥小心翼翼地宠爱着的,以为不论过了多久,哥哥都在自己身后,在自己一回头一伸手就能触碰到的位置,从来不会走远。
哪怕哥哥从来没有带着自己骑马舞枪,从来没有牵着自己在后院里玩耍,哪怕哥哥从来没有跟他讲过有趣的人事古话,从来没有教过他兵法,哪怕他们兄弟二人从来没有在一个清爽的季节里,并肩坐在向阳的河堤上看这片属于他们的土地。
可是他依然这样没来由地坚信着。
或许是缘于血缘,或许是共同背负的宿命。他以为他们始终应该站在一起。
竺丸就这么长久地躲在阳光下,远远地看着。看着梵天丸变成伊达藤次郎政宗,看着他舞刀的姿态,利落淋漓。他看着哥哥出落得毋庸置疑的强大,便发自内心地崇拜而自豪。
他咧起嘴笑,眼睛弯弯地眯起来,小声地唤着,哥哥、哥哥。
那时候米泽城的阳光明晃晃的,温花晴日、竹下水阁,午梦醒时正日西。
父亲遇害的那年,政宗向小次郎灌下了第二盏酒。饮下那一杯,眼角聚集的水汽影影绰绰,暧昧不明。
不再如那夜般失态,他只觉得一酒入肠再冲不散横亘在胸口的太多东西,醉酒朦胧间,小次郎的嘴巴一开一翕。他看见哥哥死死咬着下唇,眼眶红了一圈。哥哥紧紧捏着杯盏的骨节突起,修长的手指清癯嶙峋,指节微微泛白。太过用力了,像是把所有的悲恸都倾注于此。
小次郎拧紧了眉把目光放在那盏苍青色的陶碗上,他以为哥哥那么用力,它一定会被捏碎的。
可是直到哥哥把杯盏放下后,它都没有碎掉,完好不露裂痕。
这时他好像明白了,有些东西,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脆弱。
比如自己。
而有些东西,早就在更深的地方溃烂了一地。
那一次政宗置家臣的建议若罔闻,过于激进的处理办法失了不少人心,伊达家是从根基上开始动摇了。家臣里渐渐有两派的分化,对政宗怀疑的声音不绝如 缕,南奥的外戚也越来越不把本家放在眼里。有人说,政宗大人的孤注一掷是全然不顾伊达家的安危。有人说,政宗大人这是毁了祖先流传下来的陆奥之土啊。
唯独小次郎表现得意外的冷静,甚至于连义姬都为之震惊。
可是也只有他自己知晓,父亲这一去,普天之下,再无人能阻拦政宗前进的脚步。
小次郎把手背覆在脸上,微仰起头靠在窗棂,全身不可遏制地发冷。他从来没有感到过如此深入骨髓的无助与绝望。
有些东西的破灭,其实并不是从这时才开始的,或许还要追溯到更早。那是一个过程,一步一步走向不可救赎的过程。
在竺丸十岁的时候,政宗第一次领兵作战。
这期间竺丸做了无数噩梦,他梦见哥哥浑身是血在远处朝他挥手,他梦见哥哥最后拿刀指向他最后却捅向了自己,他梦见哥哥骑着马走了、走向很远的一片土地,再也没有回来。然后竺丸在梦里哭,他想大叫哥哥,却怎么也发不出声。
家里的老人都说梦里的人是不能回应你的,否则会有灾难。
可是他还是记得哥哥最后回头看了自己一眼,只那么一眼。
直到有一天政宗真的回来了的时候,他却觉得一点也不真实。那日竺丸还在睡着,听见马蹄声,半睡半醒间还以为又入梦了。等到妈妈跑过来把自己摇醒,他在晓得哥哥是真的回来了。
竺丸揉着眼睛穿过长廊,行走间被睡袍长衫磕磕绊绊。逆着光,他看不清马上的人,晨曦在那人月型头盔的边缘笼起一层光晕。
伊达政宗没有看向任何人,污血涂抹在他的脸上,他只是扬起嘴角在笑,笑得轻蔑又张狂。一如日后每一次他面向杀戮时露出的笑容。
竺丸紧紧拽住自己睡袍的袖口,他感到自己在发抖,赤脚踏在木地板上还有些凉那是深秋入冬的季节。人在一生中总会有走不出的冬天,那时还叫做竺丸的小次郎,正在经历自己年幼的生命中最寒冷的一次入冬。而他在后来才会懂得,自己再也走不出伊达家的任何一个冬天了。
那时他想,如果这样的哥哥下马走近,自己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掉头就跑。
不知该说是庆幸还是不幸,政宗径直驾马进入府内,没有在弟弟身边停留。直到走远了,他才回过头去,竺丸还站在那里。瘦弱的背影孑然立在寒风里,让人看着心疼。
他皱了皱眉,想怎么没有侍从带他回去。
那一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小次郎把政宗的全部一点一点否定之后,他才终于没有拒绝母亲的决定。
只需要一句话,就能把他心中仅剩的一点点坚持摧毁。母亲说,“小次郎,如果你不杀了藤次郎,总有一天,你会被他杀了。”
小次郎并非不了解母亲与舅舅的意图,只是他依旧太过天真,天真地以为如果是自己,总有一天可以与最上携手重振伊达。而哥哥,只能将伊达引导向毁灭,他的嗜血与疯狂势必将伊达劫掠一空。
像是昭示性的什么,那夜的黑川城一如多年前的米泽一样沸反盈天。
用的是一种毒茸,它有很好看的外表。在夜里会如满月般闪光。
小次郎看着哥哥瘫倒在蒲团上,他用最后的力气向自己伸出手,他以为哥哥是要扼住自己的脖子,然而那个动作最终归结为一个极浅的拥抱。千柔婉转,一如昨日。
哥哥的瞳孔有些涣散,眼里是一片潮湿的雾气。
那一刻小次郎突然就慌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他甚至忘了自己究竟为什么起了杀心。
这个人终究是太过心软,哪怕是到了生命降尽都不自知,才会在最后能将对方置于死地的时刻,放走了他。
从这时起,伊达政道就该料到自己的死局。
在被哥哥剜出右眼时,灯火一瞬间便被眼前的黑暗吞噬了。阖上空落落的眼眶,那光点仍在幻肢的视网膜上淡淡停留,停留了好一会儿。
小次郎从来不承认自己的背叛,可能到死他都没想明白自己或哥哥究竟做错了什么。
命运是什么,誓言是什么,家是什么。
这些都留给以后的人去想吧。
不论伊达家的香火能持续几劫几世,总会有不断的死亡与新生,有新的家主新的臣。
千篇一律的时代、孤独的时代,向死而生的时代。伊达也罢,日本也罢,或者说这个天下,都是由鲜血浇灌的,仇花恨树地滋长。
小次郎用最后的一点知觉,指尖缓缓抚过肩口处的家纹。
对了,一直没有机会告诉哥哥,其实自己觉得竹雀纹要比九曜纹好看呢。
不过如果哥哥喜欢的话,也没关系了。
伊达政道死时,伊达政宗时年二十三。
二十三岁:男太阳,女土星。
行年值日耀,终岁安康。
2011-6-15
PR
この記事にコメントする